首頁LA景觀視界-中國景觀設計門戶網站成功案例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
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

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

Xinjiang urumqi seventeen wetland restoration

設計公司: 四川源創(chuàng)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 新疆烏魯木齊

項目類別:景觀設計

項目類型:公園與花園

項目風格:現(xiàn)代亞洲 日式風格

{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 項目位于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 ,項目規(guī)模 {},屬于 {公園與花園} ,項目風格定位為 {現(xiàn)代亞洲-日式風格} ,設計時間從 {2014-02到2015-01} , {四川源創(chuàng)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接受 委托,歷經 {334} 天圓滿完成設計任務,如果您對該團隊設計感興趣,請點贊和評論將項目推薦到網站首頁及項目頻道列表首位,更多的設計師將因您受益,期待您在線留言或者來電預約咨詢。
約TA提供服務

項目詳情發(fā)布時間:2022-03-02

項目名稱: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

設計時間:2014-02 - 2015-01

方案設計:孫輝 高小磊 吳昊初 袁文武

導讀:

新疆烏魯木齊十七戶濕地恢復與保護規(guī)劃設計項目基地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南部天山區(qū)榆園路、紅雁池北路之間。是城市建設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小塊天然濕地,近年來受人工干擾愈加強烈,破壞嚴重。如何恢復退化生態(tài)、補水增濕、豐富物種及引導群落自循環(huán)與演替是本次濕地生態(tài)恢復設計的核心和重點內容。




設計說明


區(qū)域背景:

項目基地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南部天山區(qū)榆園路、紅雁池北路之間。是城市建設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小塊天然濕地,近年來受人工干擾愈加強烈,破壞嚴重。如何恢復退化生態(tài)、補水增濕、豐富物種及引導群落自循環(huán)與演替是本次濕地生態(tài)恢復設計的核心和重點內容。

概念構思:

一"葉"扁洲——多葉成樹,多樹成林,多林成洲,源起一葉。場地現(xiàn)栽植有大面積榆樹,種植形狀如榆葉的葉脈,設計的主要骨架取榆葉之形,葉脈為濕地的道路系統(tǒng),葉肉為綠地的綠地及水系,表皮為濕地范圍內的氧氣罩。場地整體如同被環(huán)境污染侵蝕的殘葉,以"一葉扁洲"為整體設計概念意在恢復這片殘葉,使之煥然生機,成為新區(qū)的一方綠洲。

濕地恢復設計策略:

整體分為六大策略。包括建立濕地圈層保護模式,構建濕地生態(tài)水網體系(連通水庫水系、提供多種水源補給、構建內部水網體系),豐富濕地生物多樣性,修護濕地生境,湖泊水源凈化(投放食藻蟲,營造水下森林系統(tǒng)),完善濕地檢測與管理機制。

總體設計:

整個項目分為四個功能分區(qū):濕地展示區(qū)、濕地游覽區(qū)、濕地科教區(qū)、濕地重點保護區(qū)。濕地展示區(qū)主要以濕地展示功能為主,形成一個天然濕地觀光區(qū),其中濕地泡景觀詳細為游人展示了濕地水質凈化的過程。濕地游覽區(qū)以游覽觀光為主題,注重生態(tài)游覽,周圍栽種防護林,有效保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科教區(qū)是以退耕還林、雨水收集、凈化水系統(tǒng)等濕地恢復為主的科普教育區(qū)。濕地重點保護區(qū)利用大面積原生濕地,對其進行重點保護,濕地中只設置少量棧道供游人穿梭其中,避免驚動鳥類,濕地緊鄰城市主干道,為防止外界對其影響,周圍將種植防護林帶,保證濕地鳥類的棲息。


















設計感悟


我國人工濕地的建設和管理體制還不完善,人工濕地成功幾率不高,很多在建成后用不了幾年就成了當地政府的累贅,建成后的人工濕地管理,是人工濕地建成后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研究者在宣傳人工濕地的時候打出“建設成本低,運行費用低、維護費用低、無需多年管理”等宣傳招牌。然而事實上人工濕地的維護及管理并不簡單。根據其他項目的工程經驗,每年的氧化塘需要清理一次淤泥,打撈2次左右的浮水植物,植物床里的植物保證每年清理收割一次。若果上述措施頻率不能保證的話,人工濕地的淤塞廢止是非常容易的。很多人工濕地在建成后,即交付當地政府進行管理,而當地政府部門卻沒有拿出足夠的經費對其進行預算和管理,包括灌溉、植物殘體收割、病蟲防治、人工費用支付等,這就導致了人工濕地成為了一個包袱,建一個廢一個,廢一個死一個。

本次項目里有一部分為原生濕地,對這部分濕地,設計基本不加入人工痕跡,保持其天然性,對其進行保護與生態(tài)復原,其余部分是人工打造濕地,相對純人工濕地,本項目有一定的養(yǎng)護優(yōu)勢,我們希望人工濕地能和原生濕地相結合,并向其轉變,最終像自然濕地一樣具備自然演替的功能,而不需要人為參與。在方案文本最后,我們特別強調了后期維護的重要性,包括具體的一些措施,以及成功案例與失敗案列的對比,希望引起甲方的重視,建立一個生態(tài)自然的“城市之肺”。

登錄后發(fā)布評論

評論

 是否匿名評價

全部評論0

  • 回頂部

  • 分享

  • 評價

    0
  • 點贊

    1

咨詢

咨詢

在線客服

工作日:9:00-18:00

電話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聯(lián)系

您還沒有登錄哦~

登錄

注冊

排行榜